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5月7日至10日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莫斯科举行的纪念苏联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这将是习近平上任后第11次访问俄罗斯。俄罗斯也是他出访次数最多的国家。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已过去3年,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后,持续推动俄乌和谈,但还未见成效。几乎同一时期,中美关税战快速升级,也挑动着中俄关系的神经。
这次庆典是处于战争状态的俄罗斯第二次举行大型外事活动,据估计超过10国领导人将出席。上一次是2024年10月在俄罗斯喀山举行的多边外交形式的金砖集团峰会。
这些背景使习近平此次出访备受关注,BBC中文梳理出四个焦点,以帮助读者多角度、更深入地观察本次出访。

中俄朝领导人可能同框?
中国、俄罗斯和朝鲜领导人在莫斯科同时公开亮相,尚未得到官方最终确认,但多种迹象表明,他们同台出现有一定可能性,这一画面背后可能蕴含深远的政治和外交意义。
习近平已确认将与普京一同检閱红场閱兵。中国解放军三军仪仗队已经抵达莫斯科并进行彩排,届时会一同接受检閱。
悬念在于金正恩是否会出席。俄罗斯塔斯社报道,俄副外长鲁坚科上月底表示,金正恩访俄的准备工作已在进行,他本人在三月初访朝时曾就此事与朝方讨论。虽然金正恩到访过俄罗斯的远东地区(2019和2023年),但从未到访过莫斯科。
朝鲜在今年4月27日首次正式承认向俄乌战场派遣了军队;此前一天,俄罗斯称借助朝鲜军队收复了库尔斯克州,并强调俄朝为军事同盟。
对于朝鲜而言,金正恩能出访莫斯科也是一次重大外交突破,封闭的朝鲜长期处于“国际弃儿”的状态,朝鲜领导人几乎从未参加有多国元首共同出席的活动。
更重要的是三人一同出现的象征意义,上一次,中国、朝鲜、俄罗斯(苏联)站在一起,是在70多年前的朝鲜战争,面对的是美国主导的军队,而即便是在当年“一边倒”的外交环境下,中、朝、俄三国领导人也从未一同出现并留下照片。
事实上,普京还曾在与特朗普的通话中邀请其访俄参加此次活动,但外界普遍认为特朗普不太可能出席。

泽连斯基的反应和莫斯科的安全
习近平行前的另一个关注点是乌克兰的反应。
俄罗斯在邀请中国、印度、巴西及多国元首发出席红场閱兵的同时,还向乌克兰提出在5月8日至11日期间实现三天停火。为此,乌克兰方面主张应推行美国提出的“无条件、至少30天”停火方案,认为三日停火“形同作秀”,不足以保障冲突受害者并推动实质和平进程。
本月初的一次记者会上,泽连斯基表示:“对于5月9日赴俄罗斯的所有国家,我们的立场很简单:我们无法对俄罗斯境内发生的任何事情负责。他们(俄方)应承担安全责任,我们不会提供任何保证,因为我们无法预料他们在这些日子里会做什么。”
泽连斯基还进一步警示,俄方或可能制造纵火、爆炸等挑衅事件,随后将责任归咎于乌克兰。
这些言论促使克里姆林宫高层官员严辞反击。“没有人向泽连斯基索要任何保证,”俄罗斯安全委员会副主席梅德韦杰夫在社交媒体上写道,“但如果他的挑衅付诸现实,就没人能保证基辅能安全度过5月10日的黎明。”
其他国家领导人也各有反应。斯洛伐克亲俄的总理罗伯特·菲科批评,“我完全尊重参与者的安全是俄罗斯联邦的内部事务。但如果泽连斯基先生认为他的言辞能迫使外国代表团不来,那他就大错特错了。”
菲科和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是唯一两位宣布参加俄罗斯胜利日閱兵的欧洲领导人,此举遭到欧盟的尖锐批评。欧盟曾严厉警告称,武契奇此次访问莫斯科可能损害塞尔维亚加入欧盟的进程。
在此背景下,原计划与菲科一同访俄的武契奇上周在美国访问期间突发疾病,不得不中断行程返回贝尔格莱德并住院。
这为莫斯科的红场庆祝仪式蒙上阴影,它提醒外界,这依然是在一个处在战争状态的国家举行的外交活动。

中美开啓贸易谈判前的习近平
此次访问时,距离特朗普宣布“解放日”关税已经过去一个月。美国暂缓了对大部分国家关税,但对中国的关税在多轮报复之后,加码到145%,部分商品甚至到了245%。
这一个月里,中国多次呼吁其他国家共同抵制美国的“霸凌行为”,习近平还访问了东南亚。该地区不仅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是受到特朗普对等关税政策的打击最严重的地区,习近平访问的越南、柬埔寨和马来西亚三国,受到美国加征税率分别为45%、49%和24%。
与此同时,中国与另一个主要贸易伙伴欧盟紧张的政经关系也出现缓和趋势。5月6日,中方和欧洲议会决定同步全面取消对相互交往的限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提到,过去几年,中欧立法机构交往因某些原因出现波折。所谓“波折”可能是指,2021年3月中欧因新疆人权问题相互实施了针对议会层面的会晤与访问禁令,导致双方立法机构交流一度中断。
关税战使中国的贸易版图中非美国的市场变得更加重要,比如俄罗斯作为中国的第五大贸易伙伴(前四大为美、韩、日、越),有望在习近平到访期间,进一步加深双边贸易往来。
在习近平啓程赴俄的几乎同一时间,中国副总理何立峰啓程赴瑞士,与美国财长贝森特就贸易问题进行谈判。外界普遍认为,中国近期频密的外事活动,是在对冲美国关税的影响,增加在谈判桌上的筹码。

“反基辛格”式外交战略
特朗普上台后美俄关系缓和,中美关系恶化。有观点认为特朗普在实施“反基辛格”式的外交战略,即通过结好俄罗斯来牵制中国,反转了基辛格时代“联华抗俄”的思路。
中俄之间的关系也处在微妙的,一方面,习近平上台后已经访俄10次,是他到访最多的国家,并且和普京一起宣布中俄合作“无上限无禁区”;但另一方面,中国一直避免直接卷入俄乌战争,但两国经济来往出现“井喷”,美欧就此指责中国向俄输送“军民两用”的产品,间接支持俄罗斯;中国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反唇相讥称,如果中国真的向俄罗斯提供军事补给,战场的局势就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
在中美俄微妙的三国关系下,习近平此行与普京将共同宣布哪些新的合作成为关注焦点之一,比如进一步提升支付系统的互联互通,加强能源合作,甚至为和平谈判、关税谈判制定协同策略。2023年3月,习近平访问俄罗斯,与普京告别时强调的“百年变局”是否将有新的演绎,也备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