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日报》驻香港的一名记者周三表示,她因担任一个记者协会的领导人而遭解雇,该协会受到香港亲北京领导人的攻击。
这位名叫郑嘉如的记者于2022年加入《华尔街日报》,报道了电动汽车在中国的崛起。今年6月,她当选为香港记者协会主席。在周三的新闻发布会上,她说自己被解职令人质疑《华尔街日报》维护媒体自由的承诺。
她说,《华尔街日报》的高层领导阻止员工“在一个记者及其权利受到威胁的地方倡导《华尔街日报》记者赖以工作的自由”。
《华尔街日报》的出版方——道琼斯的发言人在声明中表示,该公司不对具体人事问题发表评论。声明说,《华尔街日报》“一直并将继续在香港和世界各地大力倡导新闻自由”。
言论自由曾是将香港与中国内地区分开来的标志,但自2019年大规模反政府抗议活动席卷香港,北京对其进行镇压以来,这里的言论自由一直受到限制。
批评香港当局的独立新闻媒体遭到突击搜查和关闭。在漫长的审判期间,编辑们被关进监狱。香港外国记者会的一项调查发现,香港70%的记者进行过自我审查
虽然许多民间团体在镇压下解散了,但记者协会决心要坚持下去,尽管香港领导人一再公开点名批评它,暗示它有反政府倾向。
今年6月,郑嘉如当选记者协会主席几天后,官方小报《环球时报》发表长文,称香港记者协会的新领导人“荒谬、令人不安”,并称他们是“外国反华势力”的伙伴。
文章称郑嘉如“攻击”国家安全立法,该立法主张北京加强对香港的控制。
32岁的郑嘉如是香港本地人,她在周三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她被解职反映了香港记者们深有体会的一种恐惧。
“香港传媒的恐惧和不安已影响到《华尔街日报》在几千公里外的管理层,”她说。
郑嘉如还指责她的前雇主在倡导新闻自由方面采取双重标准,指出该公司积极游说释放在俄罗斯被拘留一年多的记者埃文·格什科维奇。
针对郑嘉如的行动发生在《华尔街日报》重组香港业务之后。今年5月,《华尔街日报》在香港解雇了两名编辑和四名记者,该公司表示,将把亚洲报道的“重心转移到新加坡”。
郑嘉如说,虽然她在这一轮裁员中得以幸免,但她后来被外国报道部门的主编告知,作为重组的一部分,她的工作已经被裁掉。在5月裁员后的一份备忘录中,《华尔街日报》总编辑艾玛·塔克曾将郑嘉如负责的中国汽车行业列为该报在亚洲最重要的报道领域之一。
人权观察中国事务代理主任王松莲批评了《华尔街日报》对待郑嘉如的方式。
“《华尔街日报》解雇郑嘉如的决定令人愤慨和失望,”王松莲在声明中说。“媒体不应加剧中国和香港政府抹杀香港新闻自由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