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和博弈”(zero-sum game)是博弈论中的一个概念,经常见诸报端。这种概念认为,利益相关各方的利益总和是不变的;如果一方得到利益,则一定有另一方的利益受到损失。
譬如,美国总统大选就是一种零和博弈。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时,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和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 Clinton)争夺535张选举人票,特朗普每多得一张,克林顿就会少得一张。
在《纽约时报》日前发表的文章“‘小奖励’、‘Z名单’:哈佛招生秘密标准曝光”一文中,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本科生院长拉凯什·库南纳(Rakesh Khurana)在谈及该校招生标准时表示,他希望没有被哈佛大学录取的学生不会以此界定自己的身份,或者将此视为对他们的潜力与成就的否定。


:“Our goal is not to create a zero-sum game.”(我们的目标不是创造一个零和博弈。)
在国际关系和世界经济中,人们也经常可以看到零和博弈的身影。“冷战……就是一场零和博弈”,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Thomas Friedman)就曾指出,“苏联及其盟友的任何一点‘得’,对西方和北约都是一种‘失’,反之亦然。” (It was also a zero-sum game, in which every gain for the Soviet Union and its allies was a loss for the West and NATO, and vice versa.)
在冷战思维下,美国和苏联都抱有一种“相互保证毁灭”(Mutual Assured Destruction,简称M.A.D.)的核战略。时报的“‘世界存亡一指间’:帮助避免美苏核战爆发的男人”一文回顾了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面对美国发射多枚洲际弹道导弹的情报,如果不是由于一名苏联军官的决定,核战争也许已经在当时全面爆发。
近期,中美贸易战全面爆发,美国中国分别威胁要对对方价值数百亿美元的商品加征关税;“零和博弈”这个词再次频繁进入公众视野。中国官方多次呼吁美方摒弃冷战思维及零和博弈的想法,“不搞你输我赢,实现互利共赢”。
“美中两国之间并非零和博弈,”美国智库欧亚集团(Eurasia Group)总裁伊恩·布雷默(Ian Bremmer)在时报观点文章中表示。“鉴于两国间的贸易和投资规模巨大,美国和中国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无论哪一方衰弱或面临危险,对方都不会有多少收益。”(Because U.S.-China is no zero-sum game. … Given the volumes of trade and investment between them, Washington and Beijing will rise or fall together, and neither side has much to gain from the other’s weakness and insecurity.)
你对“零和博弈”有何看法?在世界秩序中,大国关系是一种“零和博弈”,还是有可能成为一种“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