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约全书】Holy Bible, Chinese Union Version (GB), Textfile 20010201.

我与你不一样的美国生活

10年前来美国,去了一个缅因的乡村高中。这是一个完完全全按照我自己的意愿选的地方。除了学校质量,AP课等等常见的中国人的硬性要求,我额外加了两条:1.要在北方,冬天下大雪能下一米深的那种地方。2.要在村里,越偏僻越好,最好人比动物还少的那种。结果真还让我找到了那么一个学校,家里也...

2022年5月12日星期四

从“动态清零”到“入室消杀”,你能看懂疫情词汇吗?





海外华人札记

从“动态清零”到“入室消杀”,你能看懂疫情词汇吗?
“弹窗”、“管控区”、“静默期”、“动态清零”……疫情期间中文“新词”层出不穷,令我这样居住在国外的人颇有在母语中迷失之感。我给自己开设了一门“疫情词汇101”自学课程,但这门课的难度超出了我的预期。

2022年5月12日,04:10 美国东部时间

欢迎阅读本期“海外华人札记”,我是常驻纽约的华文记者荣筱箐。每周四我们将一起从华人视角解读、探讨新闻热点、品析时报精华文章。欢迎点击这里订阅,或推荐给朋友。

Image4月底,北京民众排队进行核酸检测。
4月底,北京民众排队进行核酸检测。Credit...Carlos Garcia Rawlins/Reuters

我大学本科专业是中文,在美国生活多年最担心的事就是有一天会说不好母语。2016年回中国时,我在一家酒店门前看到一条横幅标语,上书“聚焦营改增试点,助力供给侧改革” ,当场“晕菜”,人生中第一次怀疑自己可能看不懂中文了。后来去问中国的亲戚朋友,得知他们不仅看不明白,也不打算弄清楚它的意思,这才放下心来。

在之后的这些年里,我发现中国陌生的口号和术语越来越多,有些跟“营改增”这类关于税制改革的说法一样,离人们的生活很遥远,可以暂且置之不理;但也有些表述——比如“清理低端人口”或者称网络游戏是“精神鸦片”——可能意味着数以万计的人们会因它们失去家园或丢掉饭碗,所以只能勉力学习。疫情期间,新词更是如“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每天早晨一睁眼打开微信,满屏飞的都是“流调”、“弹窗”、“管控区”、“静默期”……看得我找不着北,内心的焦虑也开始“万斛泉源”。于是,我给自己开设了一门“疫情词汇101”自学课程,以奋起直追。

在这门课的学习中,我差不多用上了浑身解数,但还是发现课程太难。比如“时空伴随”这个词,指的是在特定的时间段与确诊者同处特定的地理范围内超过特定时长,无论是人还是手机信号。这么抽象,我只好借助流行歌曲里那句“我吹过你吹过的晚风,那我们算不算相拥”来揣测它的涵义。但借助流行歌曲这种方法并不靠谱,比如用“时间都去哪儿了”来解释“14+7+7”的无休止隔离,大概也跟官方词典中的定义不符。

“入室消杀”这个词指的是进入包括私宅在内的室内喷洒消毒水,但在我从小到大的语言架构中,“入室”这个词的后缀一直都是“抢劫”、“行凶”之类,但这种先入为主的印象显然让人困惑,那就只能借助看图识字来更准确地理解。但看图识字的方法也不靠谱,比如图片里那些从头到脚身着防护服上阵的“大白”,很容易让人想起前阵子流行的韩剧《鱿鱼游戏》里穿着几乎同款红色服装的行刑手,只不过后者手里拿的不是喷雾器,而是冲锋枪。而一些民宅在被“大白”们入室喷洒消毒水之后的凌乱景象,又难免让人想到文革中一些民宅被抄之后留下的一片狼藉。但如果这样去解释“入室消杀”大概考试中也得不了分。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the main story
至于“北京被上海”这样中文里看上去似乎是打印错误的词组,最好的办法也许是借助英文来理解。英文中作为动词的“shanghai”是“胁迫”的意思,常以被动式“shanghaied”出现,源自19世纪中期美国开往远东的航船招不到水手就靠绑架来补充新血。这倒大概很符合上海封城和其他城市采取类似措施时老百姓的感觉。

最让我沮丧的是,尽管我已经努力研读,还是搞不懂什么叫“动态清零”。最关键是搞不懂什么叫“动态”,那些还有一天就熬到解封,又因为有一个人“阳”了而重新回到封锁“14天的第一天”的小区,似乎并没有“动态”啊。按理说,这个既然连香港特首林郑月娥都说她不是“始作俑者”所以”解释不了”的词,我就不必纠结了。但周二,世界卫生组织领导人谭德塞说中国的清零政策是“不可持续的”,他不会中文却显然知道“动态清零”的意思,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

Dig deeper into the moment.
Special offer: Subscribe for $1 a week.
更让我更倍感压力的是,当年我那些不懂“营改增”的中国朋友们兜兜转转最后都懂了这些疫情新词的意思。这也再次证明,想理解语言的真意,什么方法也比不上亲身经历。

但这些其实都不是最近让我半夜睡不着觉的真正原因。中国学者艾晓明谈到“入室消杀”时说:“这一个杀字,满带着对病毒的一种无端之恨,又蒙上满腔的正义感,给人带来了释放激情和参与执法的机会。”这让我想起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曾说的“如果思想侵蚀语言,语言也可以侵蚀思想”。细究起来,从2017年北京“清理低端人口”到2022年“入室消杀”,环境和对象看似迥异,但内核和思想恐怕是一脉相承的。

作为一个中文系毕业生,看不懂母语固然丢脸,但我更担心的是这样下去,我可能很快就看不懂中国了。

你是否也曾经因为疫情期间涌现出的中文“新词”感到困惑?欢迎致信cn.newsletter@nytimes.com分享你的经历和想法。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the main story
新闻简报  订阅精选新闻简报,包括每周四由华文记者荣筱箐撰写的“海外华人札记”专栏,获取全球重大资讯,了解美国华人社区热点话题。 Get it sent to your inbox.
Image

Credit...Xinmei Liu

近期不容错过的文章还有:
袁莉在“新新世界”专栏中提出了一个沉重的问题,上海正在新疆化吗?。她写道,上海是中国光鲜的一面,新疆是中国黑暗的一面。封锁中的上海居民如今浅尝了新疆的待遇。他们受到社会管控和监视,成为政治运动的受害者,逐渐失去自由。(阅读本文中文版)

大流行期间,“两餸饭”风靡香港。这种家常盒饭长期被视为平民和低收入人群的食物,但这座城市饱受政治动荡、经济衰退和疫情困扰,饮食业受到重创之际,这种朴实的餐点正在成为许多餐厅和顾客的“救命稻草”。(阅读本文中文版)

俄罗斯最近将一批异己人士列为“外国代理人”,他们被要求必须在自己的工作相关文件上标明身份,并定期提交繁琐的经济报表,这等于变相逼他们离开俄罗斯。俄罗斯漫长的历史中有过多次移民潮,俄罗斯人习惯了别离。但当这些人离开之后,俄国文化中多元化、人性化的部分也将随之消失。(阅读本文中文版)

1984年,来自香港的华裔导演王颖执导的影片《寻人》成为美国第一部获得广泛发行的亚裔故事片。王颖此后的作品如《点心》、《喜福会》、《曼哈顿灰姑娘》等风格各异,但那种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一直没变。年过七旬的王颖在接受时报记者专访时说,如今美国影院中亚裔题材的影片虽然比当年多很多,但亚裔编剧、导演仍然没能摆脱取悦制作人和观众的心态,在创新方面令人失望。

美国日裔学者弗朗西斯·福山在其1989年的著作《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提出,自由派民主并非偶然产物,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在本周出版的新书《自由主义与不满》中,福山指出,如今自由主义面临的挑战并非来自其他意识形态,而是来自自身,但解决方法并非抛弃自由主义,而是对其进行完善。他说,《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催生了人们的自满情绪,但“你必须随时警醒和斗争”。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