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注:BBC中文近期推出《你问我答》栏目,以方便读者更多参与,也使我们的选题和报道更切合受众需求。我们会在热点新闻或要闻中加入互动窗口,读者可以借此联络我们,提交问题。
新冠疫情进入第三年, Covid-19 已经不再是一种陌生传染疾病,人们对它的了解在不断加深,疫苗、药物研发和防疫机制也在逐渐与时俱进。不过,病毒还在继续变异,世界大部分地区在陆续解除防控限制的同时,局部仍有反复,对于新冠、疫苗、药物和后遗症仍有许多未解之惑,不少读者在 BBC 中文《你问我答》栏目中提到希望得到解答的问题。
新冠疫苗是最多人提到的问题之一。我们整理了三个最普遍的问题尝试解答。
问:中国研发生产的疫苗和其他疫苗有什么区别?
最主要区别是疫苗类型。
被列入世界卫生组织(WHO)批准紧急使用清单(EUL)的三只中国疫苗种,国药和科兴是灭活疫苗,康希诺采用腺病毒载体技术。
灭活疫苗使用完整的、被杀死(灭活)或经过修饰的病毒副本,使它无法复制从而不会引发疾病。这是一种成熟的技术,大部分预防其他多种疾病的疫苗,比如甲肝和小儿麻痹症,都采用这种技术。印度巴拉特生物技术公司的 Covaxin 也属于灭活疫苗。
另一大类疫苗都含有病毒的某一部分,但采用的技术不同。
载体疫苗,如康希诺疫苗,是把病毒遗传物质包装在另一种无法复制自身的无害病毒中,进入人体后会指导细胞制造新冠病毒刺突蛋白。腺病毒载体可以是一种常见病毒,比如感冒病毒,作为载体,把病毒刺突蛋白上的遗传密码带进细胞,就像特洛伊木马。密码进入人体细胞后会指导生成抗体和记忆细胞,一旦真正的新冠病毒入侵时能够识别并抵抗。
杨森、牛津/阿斯利康和诺瓦瓦克斯( Novavax) 新冠疫苗属于这一类。
辉瑞和莫德纳疫苗属于核酸疫苗,是新技术。
疫苗含有病毒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 这个区域负责发出生成蛋白的指令。核酸疫苗的工作原理是向体内的宿主细胞发送指令以复制刺突蛋白,但免疫系统会识破入侵者并产生抗体来回应,而且会留下记忆,一旦感染了真的病毒,就会触发免疫机制。
这些不同类型、采用不同技术的新冠疫苗列入WHO紧急使用清单前,都经过安全性和有效性审核,达标后才能过关。
从目前已知数据来看,一般而言核酸疫苗的免疫效力是几种不同疫苗中最高的。
问:加强针有没有必要?能不能混搭着打?
加强针很有必要,也完全可以混搭接种,而且许多国家都是这样做的,比如英国批准使用的有三种疫苗,辉瑞、牛津/阿斯利康和莫德纳,但第三针(加强剂)基本上都用辉瑞和莫得纳,有特殊原因的可以用牛津/阿斯利康,不管之前两针打的是哪一种。
已有不少研究显示,加强剂可以显著提高免疫保护程度,因为疫苗效力会随时间推移而降低,大约半年后打加强针,不但可以提高抗体的质量,也会增加血液中抗体数量。
伦敦帝国理工大学免疫学家邦汉姆(Charles Bangham)教授解释说:“你体内的抗体数量会更多,血液中抗体浓度更高,我们不知道这能持续多久,但是你接受的疫苗越多,免疫系统的记忆就越持久。"
在接种加强针之后,免疫系统在面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变异毒株就占了上风。
问:感染后应该隔多久接种疫苗?康复后是否仍需接种完整剂次的疫苗?
各国医疗卫生部门对此有不同规定。英国对不同年龄段有不同规定:12 -17 岁未成年人感染新冠出现症状 12 周之后才能接种疫苗,主要为了避免一种极罕见副作用 ——心肌炎。成年人和新冠高危人群(包括 12 岁以上的人)的建议是感染新冠后过 4 周再接种疫苗。
一般认为,没有基础病患的年轻人自然感染新冠病毒后,自身免疫反应可以提供至少三个月的保护,甚至六个月。
专家建议,即使曾经感染并痊愈,从而有了自身抗体的人,也应该接种疫苗,因为可能会增强自然免疫力,而且疫苗可以针对变异毒株提供相当程度的免疫保护。曾经感染产生的抗体对不同变异株未必具有很强的免疫力。
除了抗体,免疫保护还有另外两个核心组成部分:杀病毒的 T 淋巴细胞和免疫记忆;只有免疫记忆才能启动自身免疫系统自动识别并迅速产生 T 淋巴细胞,以及生产抗体的B细胞。
研究显示,接种疫苗后,T 细胞和免疫记忆这两方面没有衰退减弱现象。
至于是否需要完整剂量,应该听取医生意见。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