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接触的西方文学教科书中,一概言之凿凿: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世界戏剧泰斗威廉.莎士比亚,1564年生于英国斯特拉福镇,入读当地文法学校。因家道中落,14岁辍学,18岁成家,生了三个娃。日子过不下去,到伦敦打工。
据说做过戏院的看马人、清洁夫、提词人、临时演员等等,总之,最低层的打工仔而已。1590年开始写作,靠着勤奋努力和出色才华,渐露头角,逆袭成功。1610年衣锦还乡,1616年逝世。一生创作37个剧本,150首十四行诗。
教科书面向学生,要板上钉钉。学界的莎评,有个变化过程。17世纪后半期古典主义以戏剧“三一律”来套,认为莎剧从结构到思想都不行;18世纪有人探讨莎剧的人物性格和创作方法;19世纪浪漫主义抨击古典主义的非难,肯定其艺术和内容完美结合;20世纪,出现各种流派,展开社会、历史、心理、政治等多角度研究,其中就有对作家身份的质疑。
从出身、教育、经历等来看其创作背景,这个叫威廉的莎士比亚,确与呈现给世人的辉煌成果不太相符。十四行诗,每行11音节,格律严谨,抑扬顿挫。要押韵,通常是ABBA ABBA CDC CDC,跟汉语古典格律诗词相仿。四大悲剧,三个都是宫廷戏,他从哪儿了解熟悉生活和人物?进宫演出,也就浮光掠影看看建筑罢了,跟我旅游观光差不多。
《匿名者》,拍摄于2011年,罗兰.艾默里奇执导,英国著名的老演员瑞斯·伊凡斯参演。影片核心内容就是:莎剧的真正作者是谁?片中此人与女王伊莉莎白有这样那样的关系,又被称为宫廷惊悚剧。
以现代舞台剧开始。刚开头,下雨了,讲述者撑开伞,雨幕中镜头切入历史隧道。一群如狼似虎的官兵闯进剧院,抓走除了一支翎毛笔和几张纸、别无它物的剧作家班杰明.姜森,索要“爱德华.德维尔给你的剧本”,牵出主人公——牛津伯爵。
时间推前。这位伯爵喜欢看戏,时常光顾剧院,在包厢里高高在上。有回官兵捉走姜森,宣布正在上演的戏码有“煽动性”。获释后,他被召见到伯爵府上,谈及创作,爱德华说“所有创作都有政治性,否则就只是装饰”。
交给他一出剧本,明言:我不能挂自己的名字,我是第17代伯爵,英国掌礼大臣,这儿的子爵那儿的勋爵……“我得保障自己的名誉,在我的世界没人写剧本”。
姜森打量书橱,满满当当的书籍和羊皮纸手稿,有多个剧本。管家递过一袋金币,补偿费,也是封口费。
时间再往前推。风华正茂的爱德华来到罗伯特家中,御前大臣给他安排了一列家庭教师,学这学那,唯独没有文学。他大声反抗,“我的诗歌就是我的灵魂”。有人到书房来过,他刺杀了帷幕后的偷窥者,结果,在大臣以断头台威逼下,接受了对方的女儿。
《亨利五世》上演,说是无名氏所作。包厢的爱德华与池座的姜森不断交换眼神。伯爵很陶醉,拔剑入戏,大呼“消灭法国人!”姜森很忐忑:我咋能写出这样的剧本?没想到来个冒充者,从后台挥着剧本亮相,领受观众的欢声雷动。
回来伯爵大怒,姜森申辩:您的叙事风格与我不一样。爱德华数落:正因为你毫无风格可言,我才选中了你!他又挑了一出悲喜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打发走这小子。自己琢磨了个笔名:威廉.莎士比亚。
殊料真有个名叫威廉.莎士比亚的家伙,上门索金,以曝光真相要挟,结果,四百英镑一年,成交。
而夫人来商量女儿的嫁妆,他居然说只出100英镑。夫人指责快要破产了,“而你还在写作”。他说不写,就会发疯。这是真正的作家,享受创作过程和剧场效果。
老罗伯特临终授计,其子塞西尔挑拨诬陷,女王剥夺了私生子艾塞克斯的皇家许可证和财产。生死关头,爱德华想用文字打动伊丽莎白,出版爱情诗集,面见女王;提出免费上演历史剧《理查三世》,剧中国王是驼背,与接任的大臣塞西尔一样,发动民众请愿;又安排艾塞克斯到宫中兵谏,合力驱逐奸臣。
姜森兴冲冲拿着自己的新剧本,却不得在爱德华出资修建的新剧院上演,懊恼不已,跑去告发即将上演的新戏意图。
观众一看即明白,高叫“塞西尔下台,我们要艾塞克斯”,冲向伦敦塔,遭到官兵拦截杀戮。
进了宫等着女王觐见的爱德华,隔窗看见年青的艾塞克斯和南安普敦伯爵带着人马进来便被围歼,倒在血泊中。女王早被奸臣以兵变夺权糊弄走了。
塞西尔倒来了,跟他扯陈年往事:一生未婚的“童真女王”有几个私生子,16岁生的那个,交给前牛津伯爵抚养。也就是说,爱德华是伊丽莎白的儿子。所以其父要将独女许配于他,让他继了王位,再传外孙。可他政治失败经济破产,“全心写诗”成了废物。驼背痛心疾首说得泪目,爱德华震惊无言。来到庭院,一地惨状,腿软跌倒。
艾塞克斯被砍头,次日就轮到南安普敦。爱德华去向女王求情,救救“我们的儿子”——早年他与女王也风流过,后来知有一子。
女王斥其用语言文字蛊惑人心,该砍下你的头!那就用我的换儿子的头吧。他应允永远保守秘密之后,刀下留人。临走,女王命令:永远没有一首诗、一部剧挂你的名字,绝对没有!他愤而离去。
女王辞世前,塞西尔恳求签署继承令,苏格兰国王詹姆士为接班人。她瞄一眼抛到一边,那是“血腥女王”玛丽的儿子。作为姐姐,玛丽曾将她关进伦敦塔。詹姆士到底还是顶上了王冠,一脸蠢相。
爱德华在最后时刻叫来姜森,说我在世上留下的唯一的东西就是文字,叮咛:答应我,不能让莎士比亚的真实身份曝光,交给他最后一部剧作《李尔王》。留下遗嘱,所有诗作和剧作,几年后出版,别让塞西尔家族的人碰到。
姜森泣言自己曾“背叛”,不配此任。爱德华说:我一生志业在于了解人。我了解你,你也许背叛过我,但你绝不会背叛我的文字。
姜森捧着一大摞手稿出来,夫人喝斥“滚”,别让这些不名誉的东西玷污这里。姜森嘲讽:你、你的家族,甚至伊丽莎白女王,能被后世记住的唯一原因,是你丈夫留墨于世。
影片回到开头,塞西尔刑讯姜森,追问爱德华的手稿。烧了,被你的手下连同剧院一起烧了。
他被放了,在废墟中刨出手稿时,喜极而泣。塞西尔依然权倾一时,尴尬的是,新国王喜欢莎士比亚的戏剧。
现代讲述者出现在宫廷剧场的背景旁,说:爱德华不在了,冒牌的莎士比亚回到故乡,做点小生意。姜森发奋努力,成了英国第一位桂冠诗人,敬词署名:威廉.莎士比亚。诗人的纪念碑“不以砖石来砌,而以诗句筑造”。
故事精彩而雷人。宫廷与民间、写作与政治、文学与舞台、真人与假名、爱情与血脉、王位与婚姻……
主角爱德华,真有其人,小女王16岁,年龄对得上。八成喜欢舞文弄墨,故有此推定。影片情节层层推进,沿着时间纵轴,形成不断前溯的因果链条,显得有一定说服力。然而,说服不了我。
第一,教材上把莎士比亚的创作分为三个阶段:前期(1590-1600),历史剧、喜剧、诗歌;中期(1601-1607),悲剧,创作高峰;后期(1608-1612)传奇剧。书中《理查三世》划为早期作品,片中却是为了扳倒奸臣奋笔疾书,为政治服务而作,《哈姆雷特》在此之前已上演。还有爱德华离世前交给姜森的《李尔王》,是在病榻上完成的压轴之作,并非中期力作。
电影中爱德华的伏案创作,不尽是贵族的无病呻吟,有些是浪漫爱情喜剧,如《第十二夜》,有些只是应势而生的投枪和匕首,在剑拔弩张的宫廷权力角逐中。
这样,就没了所谓前、中、后期之分,也就没了创作过程中体现出的思考关注焦点和艺术风格的发展脉络。太随意,显然说不过去。
第二,片中冒牌的莎士比亚不仅无赖,而且是个文盲,姜森愤怒地逼他当众写诗,无法交差。现代讲述人说爱德华去世,他没戏唱了,回到老家瞎混。
可是,教材里说莎士比亚晚年离开伦敦,与剧院保持着联系,还写了《暴风雨》等传奇剧,并不是戛然而止了创作生涯。这又说不过去。
单凭这两点,足以驳倒片中叙事的真实性——除非教材说的均非事实。拭目以待日后新的史料发现,孰真孰假,不言自明。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