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历史上的著名君主彼得大帝为了“拥抱世界”,对外开放,1703年选择在涅瓦河出海口一片荒无人烟的沼泽地上建造俄罗斯帝国的新首都——圣彼得堡;他希望这座城市成为俄罗斯“通往欧洲的窗口”。
三个多世纪后,被一些俄国人称为新彼得大帝的总统普京,自己也多次在公开场合阐述了希望恢复与重塑俄罗斯帝国昔日辉煌的志向。
不过,随着乌克兰战争而纷至沓来的国际制裁,在短短几个月内,使得俄罗斯通往欧洲和世界的窗口一个接一个的关上。外加两年多新冠疫情对经济造成的巨大冲击,普通俄罗斯人的日常生活中都深有体会。
BBC News 中文特约记者沈平最近在圣彼得堡居住一段时间,从大众每日生活角度观察了国际制裁对俄罗斯人的实际影响。
国门关闭与出国难和购物难
对于乌克兰战争的解读和孰是孰非,俄罗斯和西方的口径大不相同。从以西方国家为主的国际社会角度来看,普京发动的是侵略战争,被制裁是自讨苦吃,自己关闭国门,与外部世界断绝关系;但是,从不少俄罗斯民众角度看来,这一波制裁是西方对俄国关上了窗户,是“欺负俄国”。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以来,所有直航西方国家的航班都已停飞。如今,如果要从圣彼得堡去欧洲,最“方便”的路线是经过土耳其或者中东的迪拜转机,两趟飞机加转机等候,俄国人如今出国去欧美旅行动辄就要10到20小时,谈何容易。
这些麻烦在乌克兰战争和新冠疫情爆发以前可是普通俄国人无法想象的事情。那时,从圣彼得堡直航伦敦只需三个多小时,机票便宜时往返才200多英镑(约300美元)。现在来回机票要约1000镑,差不多是原来的五倍。
彼得堡北与芬兰接壤,西北与爱沙尼亚交界。一直以来,当地人都喜欢休假时参加旅行团,坐旅游大巴到芬兰一日游。其实,去芬兰旅游观光并不是主要的目的,俄罗斯人芬兰主要是超市扫货,因为那里的市场相对“物美价廉、质量上乘”。
那时候,圣彼得堡居民很容易就能申请到芬兰签发的申根签证,5年多次往返。据当地的俄罗斯人介绍,他们往日去芬兰扫购的清单往往包括:各类熏鱼、奶酪、冷冻肉类、副食品等等。
如今,芬兰关闭边境,一日游扫货成为昔日的记忆,透过芬兰拿申根签证去欧洲旅游也变得根本不可能。
另外,原本从圣彼得堡乘车七小时,就能到达爱沙尼亚首都塔林;那里也曾经是圣彼得堡人另一个热衷的旅游目的地。事实上,爱沙尼亚四分之一人口是俄裔,再加上爱沙尼亚是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因此俄国人在爱沙尼亚用语言交流基本没有问题。同样,这个波罗的海的欧盟成员国在普京入侵乌克兰之后,也向俄罗斯人彻底关上大门。
圣彼得堡乃至周边地区的俄国民众,如今只能在俄罗斯国内一日游了。
除了上述不便之外,由于经济制裁,俄罗斯人出国旅游也已经无法使用俄国银行发行的Visa和万事达卡,而外国人在俄国也无法再使用欧美国家发行的信用卡;这无论对出国的俄罗斯民众还是到访俄国的外国人来说,都是一种极大的不便,也切实体现了俄罗斯经济基本与国际主流脱轨的现实。
俄版的麦当劳
与世界脱钩的最有代表性事件恐怕要算美国连锁快餐店麦当劳关门和随后俄罗斯版本的麦当劳从新开张营业这件事情了。
6月12日,俄罗斯经营者选择在“独立日”(又称俄罗斯日)这天俄版麦当劳在莫斯科开张,或许是想表达一种“俄罗斯可以自立,无惧美国”的自信。国际媒体争相报导,热闹程度虽不能跟麦当劳1990年首次在苏联开业相比,但其象征意义却不在其下;只不过上次是俄罗斯向世界敞开大门,这次却是恰恰相反。
根据网路信息显示,俄版麦当劳6月13日也在圣彼得堡开张5家餐厅。BBC记者当时还专门坐公车去市中心冬宫附近的一家分店,想品尝一下俄版麦当劳的味道。怎知汉堡没吃着,倒是吃了一碗闭门羹。餐厅大门紧锁,内里一片漆黑,丝毫没有准备好营业的迹象。门口只是贴了招募员工的告示,并没有解释为何没有开门。
环顾四周,有几群神情失落的俄罗斯人,还有一对来自中国的情侣。大家都不知道发生什么状况。到了晚上网上看新闻,才知道圣彼得堡分店存在沟通问题,坐在办公室的以为一切就绪,透过社交媒体发布营业信息,但前线餐厅连员工都还没招募。
事实上,圣彼得堡绝大部分的原麦当劳餐厅还没有更换新的招牌,只是大门紧锁。新公司计划在6月底前在俄重开200家,并在夏季结束前重开全部850家。但是从计划第二天就出状况来看,不由得令人心生疑问,能按时完成目标吗?
除了麦当劳、星巴克、微软、苹果、谷歌等美国企业撤走之外,多数欧美日企业也已经退出俄国市场。留下的市场空白,很自然被俄国企业、或者由俄资控制的西方连锁餐饮业填补,有人认为从某个角度来看,这似乎对俄国本土经济有利。
然而,也有迹象显示,西方制裁,推高了俄罗斯物价,超市日用消费品比今年初涨了一到两成,餐厅也较大幅度加价。一家记者以前曾经光顾过的大餐厅每一道菜贴上新价格:比如原来590卢布的菜,如今就变成710卢布。三个人一顿下来五千多卢布,相当于普通退休工人每月养老金的三分之一。
作为参考,俄国普通警员每月工资不到四万卢布,小学教师退休后的养老金每个月二万卢布,普通工人的退休金只有一万五千卢布。当然这里列举的是低收入人群,不可能经常下馆子。
记者在商场看到的人流,或者店铺里面光顾的客人数量,都明显比过去同期少,从某种程度上或许显示出民众消费谨慎的征兆。
此外,持续两年多的新冠疫情、再加上乌克兰战争,对圣彼得堡饿旅游业也带来严重的冲击。市中心的莫斯科火车站过去每天都会见到一批批来自中国大陆的旅行团——人们从莫斯科坐高速铁路到访这座“十月革命”起源地。如今中国旅行团绝迹,靠旅游业维生的俄国民众叫苦连天。
民众支持普京之谜
虽然生活水平下滑,但是自乌克兰战争以来,俄多个独立民意调查机构的调查结果都显示,民众对普京和俄军在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的支持度都达到八成,这让西方国家大解不惑,认为民调结果不实。
不过,在圣彼得堡住了三个多星期的BBC记者渐渐能够体会到那么多民众继续支持总统和这场战争的原因:俄罗斯国家宣传机器的强大力量和成功宣传运作。
在西方,人们每天在媒体看到的是俄军如何在乌克兰杀害平民、俄军如何被乌克兰军队击退。而在俄罗斯,人们每天看到的是乌军如何轰炸顿巴斯地区的俄罗斯族人、俄军如何在控制区开展人道救援、兴建医院、向百姓派发救济日用品。
总统普京几乎每天都会出现在电视新闻,主持各种会议,六一儿童节通过视频会晤俄国各地的家庭和孩子,俄罗斯“独立日”当天,在克里姆林宫给优秀国民颁发勋章。
在俄罗斯,虽然网路资讯如此发达,但是,根据总部位于莫斯科的独立民调机构列瓦达中心调查,有64%的民众只依靠电视新闻作为主要讯息来源。很多家庭厨房兼作饭厅,每天有相当一部分时间花在厨房,而厨房通常安放了一台电视,不间断地播放着国家控制的电视节目,当然包括新闻。
根据俄罗斯早前通过的法律,媒体和民众都不能使用“战争”或“入侵”来形容俄军在乌克兰的行动,也不能批评俄军。久而久之,如果只是看俄罗斯的媒体的话,自然会形成这样一种认知:俄军在乌克兰救助当地人,对抗残暴的乌军。
西方媒体说:“俄国民众被洗脑”。俄国人反过来说:“你们西方人才被假装公正的媒体洗脑”。在这个看问题视角上,恐怕双方很难谈得拢。
从彼得大帝对西方敞开门户到新彼得大帝再度与西方脱钩,俄罗斯历史似乎再度来到一个岔路口。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