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约全书】Holy Bible, Chinese Union Version (GB), Textfile 20010201.

纽约州劳工部对神韵艺术团展开调查

  作为学生乐手加入神韵艺术团后,尤金·刘参加了 200场演出,但每月工资从未超过300美元。纽约州监管机构已开始对该团体的劳工待遇进行调查。   THE NEW YORK TIMES 多年来,一家总部设在纽约州的著名舞蹈团依靠儿童和青少年在世界各地演出,每个演出季收入数千万美元...

2022年6月2日星期四

毛泽东一文不名:在洗衣店为人洗衣服谋生


核心提示:毛泽东在上海工读互助团时,靠在洗衣店给人家洗衣服谋生。他也曾想过进工厂,但不久就放弃了。知识分子去帮人家洗衣服什么,是很难坚持的,他只是他想到的是去帮助他们,而不是说我应该这样去生活。凤凰卫视2011年6月29日《凤凰大视野》,以下为文字实录: 

陈晓楠:各位好,这里是《凤凰大视野》。

“五四”之后中国热情拥抱马克思主义的人群当中,以小知识分子居多,如果放在科举时代,他们是根本无力决定,甚至根本无力过问国家命运的,但民国以后民权意识的觉醒,言论的宽松都让他们有了过问政治的勇气和可能。

“五四运动”青年学生们赤手空拳,竟能使无政府妥协,这更让很多政治团体都看到了青年学生的巨大力量,有人就提出了“谁有青年谁就有将来”的口号,而这个时候在青年中流行两个社会运动,“工学互助团”和“勤工俭学”,这两个运动被当时的年轻人视为是改造社会的起点,毛泽东就参与其中。

解说:1918年4月4日,毛泽东和蔡和森、萧瑜,在湖南长沙成立了“新民学会”,他们三人都来自湖南第一师范,是毛泽东后来岳父杨昌济的得意弟子,当时被人称为“湖南三杰”。

“新民学会”当时并不激进,其宗旨是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而毛泽东等人受当时流行的无政府主义思潮影响深刻,毛泽东日后这样回忆。

这时候我的思想还是混乱的,用我们的话来说我正在找寻出路,我读了一些关于无政府主义的小册子,很受影响。

王外马甲(民间学者):因为无政府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都有一个共同理想,都是消灭国家和消灭政府的,因为大家选择的道路是不一样的,如何达到那个目标,它有先后之分,无政府主义者呢他是主张用这个分权的自治的独特的方式,人格独立的方式达到消灭政府的目的,共产主义是强调联合起来去消灭政府。

解说:“无政府”一词并不代表虚无和无法无天,而是互助、自治、反独裁,当时中国无政府主义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李石曾、蔡元培和吴稚晖,他们一起组织“勤工俭学会”,号召中国青年留学欧洲,勤于工作、俭以求学,用自己的劳动收入来维持生活和学业。

当时,科举已废除了十余年,大量无进学机会的青年闲置在乡,“勤工俭学”的号召在当时很多人看来,是一条摆脱困境的捷径,湖南“新民学会”的萧三回忆。

湖南一般愿意上进的青年,在中学毕业后就都以无力升学为愁,看到了“勤工俭学”的宣传品,穷措大也能出国,引起很多人的兴趣。

顾则徐(民间学者):组织去法国留学的时候,启动比较早的是四川,但是在湖南,就是那个杨开慧的父亲,他知道了以后很着急,所以他就写信给蔡和森,叫蔡和森组织人,快抓住这个机会。

解说:随后,“新民学会”便开始组织湖南青年,赴法“勤工俭学”,毛泽东第一次来北京即是送这些准备赴法的青年来学法语的,而他本人也曾一度想一起去法国,但却阴差阳错地错过了,萧瑜这样回忆。

首先是路费问题,毛泽东一文不名,船费虽然减低到一百大洋,但对他来说仍然是非常庞大的数字。

毛泽东无钱赴法,只有送同乡从北京到上海,一路上再找别的机会。

1919年初,我和要去法国的学生一同前往上海,我只有到天津的车票,不知道到后怎样才能再向前走,可是像中国俗语所说的“天无绝人之路”,很幸运一位同学从北京孔德学校弄到了一些钱,他借了十元给我,使我能够买一张到浦口的车票,可是到达浦口的时候,又不名一文了,最糟糕的是,我仅有的一双鞋子给贼偷去了,在火车站外我遇见了从湖南来的一个老朋友,他成了我的“救命菩萨”,他借钱给我买了一双鞋,还足够买一张到上海去的车票,就这样,我安全地完成了我的旅程,随时留神着我的新鞋。

在上海码头,毛泽东只能怅然地看着自己组织的同乡们登上法国邮船,这船上有他在“新民学会”的挚友蔡和森、萧瑜和萧三兄弟,萧三这样回忆:“毛总到码头上来送行,高高的太阳照着黄埔江的水浪,使得即将远离祖国的人们和送别的人们都不能抬起头来,久一点互相凝视,只见穿着浅蓝布大褂的毛泽东,向船上的人招招手,不等船开便折身上坡,投到叫闹拥挤、万头撺动的人海中去了。”

王外马甲:他没有去留学,但我们说直接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他穷,他跟一般的底层的比,他算是富裕的,但是他达不到有能力出国的那个条件,我还是坚持认为,他有他主观的原因,因为以毛泽东的能力来讲,下定决心要想去,他还是去得成的,去法国总比上井冈山容易吧。

他选择没去,他并没有选择回到的,或者生活更有保障的湖南老家,当他把这些朋友送上船之后,他甚至也没有留在上海,他在上海送他这些朋友上船的,他选择的去哪里呢,他选择去北京,那么北京当时是一个什么概念呢,是一个新知识、新思想、新文化,这个思想爆炸的这么一个爆炸场。

解说:毛泽东最终留在了北京,准岳父杨昌济当时在北大任教,便介绍毛泽东到北大工作,李大钊当时掌管着北大图书馆,毛得到了一份助理员的工作。

毛泽东当时在北大的月薪是八块大洋,而李大钊是一百八十块,教授胡适是二百八十块,文科学长陈独秀是三百块,这还不包括他们的稿费收入。

王外马甲:毛泽东每个月拿八块钱的这个工资,这个工资基本上就是当时北京的一个保姆的工资。

解说:毛泽东日后这样描述当时自己每月八块钱的生活。

我自己在北京的生活条件很可怜,我住在一个叫做三眼井的地方,同另外七个人住在一间小屋里,我们大家都睡到炕上的时候,挤得几乎透不过气来,每逢我要翻身,得先同两旁的人打招呼。

顾则徐:在中共组建时的人群来说,主要分三种类型,一种类型就是像陈独秀、李大钊这种,那么这些人呢比较小康,甚至比较富裕的生活,第二种类型呢,以张国焘他们为代表的,这批大学毕业的知识分子,那么在当时的中国社会,当时是机遇太多,大学生太少了。

那么第三种类型呢,就是像毛泽东他们这种类型,是知识青年,但是他的文凭很低,发展呢,他可能有机会,但这种机会是没有任何把握性的,特别是对一个比较有雄心的人来说。

解说:当时,大知识分子们的自傲,常令毛泽东有低人一等的感觉,他自己日后这样回忆。

我的职位低微,大家都不理我,对他们大多数人来说,我这个人是不存在的。

顾则徐:就是一个中学生他所读的书,并不见得比一个大学毕业的人读的书少,无非是你读得深点我读得浅点,形成一种思想的时候,大家没什么大的区别的,那么你毛泽东之所以只能师范毕业,因为你数学读不好,那毛泽东他是典型就是文章是好的,但其他不行啊,那么如果光靠文章的话,那他的出路很局限,已经不是古代了,可以走谋士道路啊,你再文章好文章治天下,但那是现代社会了。

王外马甲:但是他写文章在湖南长沙那些地方写文章算写得好的,到了北大这种精英荟萃之地,写文章他可能写得过物理系的学生,他绝对写不过文史专业的这些学生。

解说:社会地位的卑下,工作中的失落感,时刻包围着毛泽东,他的挚友萧瑜回忆。

因为毛泽东当时仅系图书馆的一名工人,而且未在北大注册,他们甚至都没有注意他的存在,这样毛泽东便以他的处境看,不可能获得任何重要的位置,于是几个月后他决定离开。

王外马甲:整个北大的圈子都没有让毛泽东融入进去,它虽然是个新式大学,在里头的人他还是按照过去传统的文人的概念来决定自己的圈子的,当时毛泽东的内心有多么的委屈。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必须要寻找到自己的长处,他从这里离开以后,他找到了自己一个最强的一点,就是他的组织能力,毛泽东他是一个一定要由他来组织,由他来谋划,由他来领导别人的人,有些人是天生协助别人的。

解说:就在毛泽东离开北大时,一个无政府主义者推动的社会运动,正在中国展开,当时很多无政府主义青年,都向往着成立一个共同生活的组织,消除私有财产,让每个成员各尽所能,各取所需。

1919年冬天,这种假想成为了现实,在蔡元培、胡适、李大钊等新文化人物的鼓励和资助下,北京、天津、上海、南京等地纷纷出现了工读互助团,毛泽东在1920年五六月间,也在上海参加了工读互助团。

顾则徐:那么我们中国呢,文化血液当中又缺少一种社团性质的苦行僧行为,在欧洲它具有这种文化传统,基督教的传播它就是一种社团形成的,大家具有共同理想,那么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兴起,也是由社团慢慢来的。

解说:但从校园走入社会,反差是巨大的,台湾学者陈永发,在《中国共产革命七十年》一书中这样描述工读互助团的生活——

他们开始实践新生活后,迅速发现自己赚钱的本领实在有限,只能洗衣服、做女红、放电影、开饭馆,由于未具备专业水准,工作比不上专业工人,有时反而变成抢贫苦工人的饭碗,有的工读互助团坚持时机比较久的,但顶多也不过一年。

在上海工读互助团,毛泽东靠在洗衣店给人家洗衣服谋生,他也曾想过进工厂,但不久就放弃了。

顾则徐:知识分子包括毛泽东,去帮人家洗衣服什么,对他来说是很难坚持的,他只是他想到的是去帮助,我去帮他们,他而不是说我应该这样去生活,这是我要达到的一个目的和目标,是我的人生价值所在,他不是,中国是种救世主想法,我知识分子去跟工人,去一个洗衣服,一起去洗衣服,哦我是帮他,他不是我就应该是这么生活的。

解说:工读互助团运动的失败,让像毛泽东一样的有志青年挫折感极重,他们有澄清四海,改造世界的志向,面对现实世界却有志难伸、四顾茫然,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的巨大差距,让他们对那个时代充满愤恨,他们认为是这个社会出了问题。

顾则徐:那么这种道理走不通怎么办呢,我无法用无政府主义这种身体力行“勤工俭学”等等去改造社会了,因为他想到这不是我应该怎么样,而是我去改造社会。

解说:1919年夏秋之际,毛泽东还是一个反暴力、反强权、厌恶、炸弹革命”和“有血革命”的无政府主义者,而到了1920年,他已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绝对的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以及德谟克拉西主义,依我现在之看法,事实上是做不到的,历史上凡是专制主义或帝国主义者,或军国主义者,非等到人家来推倒,绝没有自己肯收场的,因此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奈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单要采这个恐怖的方法。

韩钢(专家):早年这一批接受社会主义的这批人,大概只有李大钊和陈独秀的社会地位相对高一些,这批青年其实构成的主要还是一些小知识分子,或者说底层知识分子,这批人的生活境遇和生活环境,显然都是处于一种压抑的状态,他们希望能够有一种释放,所以在接受社会主义的时候,可能对他们来说,有一种生活境遇的压迫在里面。

陈晓楠:在1919年和1920年两年时间之内,有两千多名中国青年学生,志愿加入了“勤工俭学”行列,其中呢以湖南人和四川人最多,很多人呢都是因为“五四”闹学潮而失去了继续求学机会的那些激进的学生,毛泽东本人没能成行,只能目送他的挚友们出洋,那么那些出洋的学生们在法国过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呢?

解说:早期中共党员留法学生郑超麟在回忆录中这样描述1919年到1920年的留法同学。

勤工俭学生人数很多,约有三千人,这些学生大多数是各地“五四运动”中活动分子或领袖,“勤工俭学”的呼号,绝不是对着旷野喊叫的。1920年秋天似乎停止了或衰微了,衰微的原因是事实打破了理想。

王外马甲:真正去法国的这些人呢,反而我们很少看到他在去之前,就有追求革命理想的这种企图,他的家庭背景都相对来说比一般的或者绝大部分中国人要优越,那么我们知道去法国的最苦的、最可怜的邓小平,邓希贤同学,力气又小,个子又小,年龄又小,他后来总结的就是说,他去法国之前他是过着少爷的生活的。

解说:多数“勤工俭学”的留学一到法国,几个月便用完了带来的钱,留法学生中最小的是只有十六岁的邓小平,其父在家乡做过县团练局长,家境殷实,但为了让儿子出国,千方百计才凑够三百元,邓小平念了五个月法国中学,就被迫辍学,偷偷离校到外面打工挣钱。

刚刚经历了一战的法国,工作很难找,即使侥幸找到工作,留学生们也发现自己体力难以胜任。

其他如捡马粪、收垃圾、削马铃薯等工作,不但斯文扫地,得仅供温饱,只能靠吃面包喝白开水度日。

王外马甲:那么刚好又碰到这一帮人,又是小康人家的少爷,或者类少爷这么样的人,他又不屑于去做这样子,或者也做不了那样的事。

解说:部分学生连房子都租不起,只能借住在华侨协会的院子中,郑超麟回忆道。

地窖里住满了勤工俭学生,花园搭了布篷,布篷里也住满了勤工俭学生,喧哗吵闹引起隔壁邻舍联名请求警察局干涉,某办事人有一次训话说,邻舍告我们中国人不爱干净,谁敢说我们不爱干净呢,抽水马桶板上潮了,后来的人就不肯坐只肯蹲,但蹲破了,后来的人索性站在房门口向里小便,房门口也潮了,现在的人索性在走廊里小便了。

“勤工俭学”学生多是国内闹学潮的健将,现在既然工不能勤,学无从俭,一股怨气自然要找个地方发泄,留法学生曾数度包围中国驻法公使馆,1921年9月愤怒激进的学生们,还占领了里昂中法大学的建筑,结果103名示威学生遭逮捕。

参加里大围攻事件中的一个著名人物便是周恩来,他曾是“五四”学潮的天津学生领袖。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